第七十二章大发现
沈嫣又带着大家看了自己的那块地,大致跟若湄说了一些构思。若湄很高兴:“嫂子弄得真好,我就只管享福啦!”
大家哈哈大笑起来。
当晚他们住在玉冠庄,若湄还没见过温泉,第一次泡,开心得不愿出来。大冬天的,外头白雪簌簌,里头温暖如春,这世上还有这种享受呢!
还是沈嫣亲自来唤她:“泡温泉不可太久,容易缺氧!”
若湄跟着沈嫣日子久了,也知道氧气的概念,于是恋恋不舍地出了温泉池子。沈嫣好笑地捏了捏她的鼻子,安慰道:“等我们搬到洛城来,一入冬,就到玉冠庄来。好不好?”
本来若湄对搬家有些抵触,现在则是盼着搬到洛城来。
洛城地方更大,周围有山,想来游山玩水更加方便。而且她们的新宅面积更大,附近还有可以度假的庄子,用嫂子的话来说,就是“完美”!
林为先知道沈嫣买这个庄子,才花了两千贯,直夸她眼光好。
哎呀,那会儿洛城附近的地价还没涨起来。现在如果要买,价格就要翻番啦。买房卖房就是这样,看准时机,出手要快。
沈嫣经历了后世房地产行业大起大落的时代,操作起来更有经验。
大家只在玉冠庄待了一天,第二天就要回汴都了。
最近天工坊的订单又多了起来,尤其是跳棋、弹珠这种小玩意儿。另外一级代理商都写信来订购万花筒。
这个时代的娱乐还是太匮乏了呀,尤其是对妇女来说。哪像她那个时代,刷个抖音,看看男菩萨,一个晚上就过去了。
回到汴都,沈嫣又忙了起来,各地管事的信件、广州姐姐姐夫的来信都到了,沈嫣一一阅读,了解各地的情况。
吴澈和沈娇很感念沈嫣的帮助,所以帮沈嫣在广南路置了一个庄子,他们说那里天热水足,收成很好,由于人口不算多,很多地都荒着,庄子价格极为便宜。
沈嫣本来还想在江南置地呢,如今广南路有个庄子也挺好,可以托姐姐姐夫帮忙照顾。
之前沈嫣嘱咐番商梁谨言寻找一些南洋的特产,比如"占城稻”,如今已经送到她广南路的庄子试种了,虽然不知道能不能一年三熟,但是据南洋百姓说,一年两熟没问题,所以打算套种一季豆子。
另外就是甘蔗了。在沈嫣那个世界,甘蔗早就传入中国了,但是在这个世界,似乎真正的甘蔗并没有出现,大家所说的甘蔗是芦稷,甜度根本比不上甘蔗。而更多人使用麦芽糖、蜂蜜和龙眼汁等来调味。
梁谨言游历南洋,与当地土王交往,也享用过甜味美食,但他没有当回事。听沈嫣提起,这才特意去打听。果然在极南之地发现了沈嫣所说的“甘蔗”。当地土人种甘蔗的方法也很奇特,是切成一节,插入土中,浇点水,就能活。
于是他也带了一些甘蔗回来,同样种到了沈嫣的庄子上。
至于沈嫣心心念念的古塔波胶,原来广南路就有类似的产物,名字叫“杜仲胶”,来自杜仲树。梁谨言将两种树都运过来了。
最后就是吉贝布了,吉贝布来自木棉种子的绒毛,但是纺织的时候比较费事,在南洋都是比较贵重的布料,不过梁谨言还是想法设法买了很多植株,一部分种在广南的庄子上,一部分他会直接带过来。而他听说了另一种植物,绒毛更长,容易纺织,姑且称之为“棉花”,他也会继续去打听,并设法购买。
开春后,梁谨言会再次北上,届时将会带一些成品过来给沈嫣亲眼过目……
这些沈嫣已经看不下去了,眼睛一直盯着“棉花”那两个字。棉花,棉花…来自后世的她,很清楚棉花的作用。
古代好多穷人挺不过冬天,哪怕到了民国,都有冻死的。而现在的俞国,处于小冰河期,冬天是一年比一年冷,大家太需要取暖的工具了。
朝廷为什么同意跟宿敌北胡互市?很大一个原因,就是需要他们的马匹和皮料。有了皮料和毛毡,大家冬天也过得舒服些。
今年来俞国大力开采煤矿,也是为了制炭过冬,而买不起炭的老百姓,把附近山上的木头都砍光了。
很多人以为古代就是青山绿水,风景如画,其实分地域,像京畿附近,人口众多,树木是很少的,一眼看去光秃秃的,并不是大家想象中的好山好水。
黄河沿岸,因为过度砍伐和连年战争,植被稀疏,水土流失非常严重。俞国建立之后,高祖皇帝听取了治水专家的建议,才有了保护水土的概念,滥砍滥伐得到抑制。
如果俞国引种棉花,大家有了保暖的衣物,想来日子也会好过很多吧!
沈嫣记得她那个世界,棉花是从西亚传播过去的,而吉贝布是从南洋传进来的,所以梁谨言遇到了曾经著名的西域商客?她已经期待开春之后梁谨言进京了。
这会儿,沈嫣咬着笔杆,苦思冥想。都珂从未见过大娘子这个模样呢,连忙替她煮茶,问道:“大娘子有何为难之处吗?”
沈嫣感叹:“我并非全知全能啊!”
都珂笑道:“大娘子懂得还不够多吗?就算一时有什么不明白的,多试试就知道了。我还从未见过比您更聪明的人呢?!”
哎,她只是站在巨人的肩膀上了。
早知道会穿越,她一定打包所有技术资料,最好把B站都搬走。现在她用可怜的记忆,在回想甘蔗制糖技术。
将甘蔗榨汁得到蔗浆,添加石灰乳,加热沸腾再沉淀,取上部清液,蒸煮使其变浓,自然冷却得到结晶,就是石蜜,相当于冰糖。如果使用分蜜机,可以分离出白砂糖。
嘶……分蜜机怎么搞?
她现在有齿轮了,小型分蜜机,利用畜力或者水力,应该可以搞出来。
沈嫣在纸上写写画画,试图设计一个分蜜机,可惜她不在义阳,否则实验工具都是现成的。现在她只能凭自己的想象。
都珂过来奉茶,扫了一眼纸上复杂的机械装置,无奈地笑了。米雪过来汇报:“大娘子,您去洛城那会儿,顺州那边还有一个副管事,来得晚了,说是路上耽搁了。给您找了一些矿石,你要看看么?”
沈嫣点头,矿石好啊,谁家嫌矿少啊?!
铁矿石,不过是黄铁矿,这个还行,顺州也有煤矿,到时也可以考虑在顺州增加一个煤铁厂。
沈嫣又看了一下,哟,橄榄石、紫水晶,蔷薇辉石,嗯……大概觉得女东家都喜欢首饰,所以特意寻了宝石来。
可惜,沈嫣并不是很在意。
黑釉矿石,这个还不错,陶瓷坊用得上。原来北方也有这种矿石,沈嫣终于露出一点感兴趣的样子了。
石灰石和黏土,非常常见,建材和陶瓷工业必须的,但是她目前已经有义阳工场了,这个不急。
嗯,硫磺?
沈嫣拿在手里闻了闻,嚯,还真是硫磺!她的眼睛刷地亮了!
“叫那个副管事过来!”沈嫣立马扬声,显得有点兴奋。
米雪一听,连忙跑去截人,原来副管事今天就要回去了。
这个副管事四十来岁,看打扮,不太像农民啊。沈嫣觉得诧异。副管事姓乔,主动介绍自己其实是道士,自号守一,因为懂一点技术,所以在煤矿上干活。
沈嫣来了劲头,追问道:“什么技术?”
乔守一微微一笑:“排气排水。”
果然是技术活!
开采煤矿的时候最怕遇到瓦斯和渗水,古时即便生产力低下,打不了很深的洞,但也出过很多事故。他的这项技术,可了不得啊!
沈嫣又问:“这个硫磺是黄铁矿的伴生矿吧?”
乔守一终于不再淡定,露出一副他乡遇故知的激动之色,连声答道:“正是!”
沈嫣笑了起来:“你们做道士的,朱砂矿、硫磺矿想来都是很熟悉的。”
乔守一微现赧色:“炼制丹药,容易出事不说,丹药本身未必能延年益寿,我如今也不怎么炼了。”
“嘿嘿,果然回头是岸,”沈嫣笑道:“水银有毒,虽然短期服用面色红润,但内里脏腑已经损毁了。”
“哦?”乔守一也听到外界传闻沈大娘子颇通格物之道,因此有心请教。
沈嫣也来了谈兴,便把化学元素、化学成分和元素周期表的概念大致跟他说了一下,然后说道:“黄铁矿的主要成分就是硫化铁,而硫磺的主要成分就是硫,与铁元素结合,形成硫化铁。所以我一眼看出,你采集的硫磺是黄铁矿的伴生矿。”
“原来如此,”乔守一想了想说:“所以炼铁,其实是将多余的元素去除掉。”
“对!”沈嫣抬手示意他喝茶,然后回道:“去除杂质。不过如果加入其他元素或金属,形成合金,可能会有意想不到的效果。”
乔守一听得若有所思。
沈嫣不知他的底细,还不打算让他去山阳煤铁厂参观,只是嘱咐他多采集一些硫磺过来。
“大娘子,您既然说这个硫是杂质,那您要硫磺干什么?”乔守一不解。
沈嫣神神秘秘道:“下次你过来,我让你看一个实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