紫霄殿内,宴席正酣,六界众仙把酒言欢,畅谈诸般趣事,佳肴的馥郁香气弥漫,满殿都洋溢着欢乐与热忱之情。
就在这一片热闹景象中,两位少年手挽手步入殿中,众人见状,皆面露疑惑之色,天后的脸色瞬间阴沉了下来。
只听那西天宫小殿下脆生生的说道:“禀天帝师叔,天后姨母,明华贪玩,不慎从藏经阁坠落,幸得灵均哥哥相救,特来向诸位请罪!”
此语一出,众仙的目光纷纷投向被唤作“灵均哥哥”的少年,心中满是茫然,纷纷搁下手中杯盏,悄声向邻桌打听其来历。
一位白须仙翁捻着胡须,眯着眼睛,神色间透着几分若有所思,悠悠然低头说道:
“听闻九重天有两位殿下,除了天后所生的昊阳殿下,另一位便是这朱雀天妃所出的灵均殿下,只是听说这二殿下自幼体弱多病,一直在偏殿调养身子,甚少露面呐。”
“哼,是真体弱,还是有人蓄意为之,可就难说了哟!”旁边一位身着青袍的仙人微微挑眉,眼中闪过一丝疑惑,小声附和着,目光中隐隐带着几分审视之色,仿佛要从这少年身上瞧出些端倪。
天帝闻此,却展颜一笑,他端坐在龙椅之上,缓声道:“小明华,你初来天宫,何来罪过之说?”
明华又深深行了一礼,目光诚挚而恳切:“禀天帝师叔,灵均哥哥为救明华,落地之时,额头竟被假山所伤。明华初来天宫,便累及九重天的二殿下,实在于心难安,还望您重重责罚!”
天帝微微抬首,目光自灵均面上缓缓扫过,似要将这少年的神情一一洞悉,继而微笑说道:“救死扶伤本就是我九重天应尽之责。小明华初来天宫,不熟路径与规矩,阿瑶啊,需多派些宫娥随侍其左右才是。此事我天宫亦有疏忽之处,这惩罚便免了吧。倒是我儿灵均,虽体弱多病,却能见义勇为,此等侠义之举,着实当重重奖赏!”
众仙君听闻天帝如此处置,纷纷点头称是,赞叹之声在殿中隐隐响起,皆道天帝英明大度。
天帝又问:“不知我儿灵均,想要何种赏赐呀?”
灵均上前一步,神色恭谨而坚定:“父尊,儿臣自幼体弱多病,承蒙父尊与天后娘娘悉心照料,得以在昭华殿中静养。如今身子已然大好,儿臣虽不才,亦想为父尊分忧,为天宫略尽绵薄之力。故而,儿臣期望能如大哥一般,在天宫任职,每逢朝会,亦可至紫霄殿旁听父尊议事,以增见闻!”
其言铮铮,透着一股少年人的壮志豪情,仿若即将展翅高飞的雄鹰,虽羽翼未丰,却已有搏击长空之志。
天后听闻,面上强装出一副关切模样:“灵均殿下尚且年幼,身子又弱,帝尊还需多多怜惜于他,莫让他过于操劳才是。这受命天宫官职之事,不妨等上几年再说!”
灵均却甚是锲而不舍,再次拱手行礼,神色愈发坚定,“多谢天后娘娘垂爱,只是大哥在儿臣这般年纪,早已是统帅三军的将领,又肩负凤族族长之职。儿臣虽不才,亦想以大哥为榜样,为天宫效力。”
天帝闻此,不禁赞道:“我儿果真是志存高远,为父甚感欣慰。听令:九重天轩辕灵均,才思敏捷、忠诚礼佑,特封为鸣海文钧真君。先水神仙逝千年,四海八荒水路多有改道,致使下界水患频发。我儿虽修习火系术法,然心系苍生、守正不挠,便命你前往六界游历,协助下界疏通四海八荒河道,寻觅有仙缘之人,暂领水神之职。”
灵均当即跪地,神色肃穆,朗声道:“儿臣领命,定当尽心竭力,不负父尊所望!”
天后见此事已然板上钉钉,再无转圜余地,心中暗自思忖,却又不确定这小明华是否知晓自己那李代桃僵之计。她环视左右,不见自己的宝贝儿子轩辕昊阳的身影,不禁心头火起,遂朝青鸾使了个眼色,青鸾会意,悄然往那朝阳殿寻去。
朝阳殿中,灯火通明,远远便能听闻些许靡靡之音,仿若那勾人魂魄的魔音,在这寂静的夜里悠悠飘荡。
青鸾疾步如飞,莲步轻移间,带着一股急切与愠怒。行至殿门前,一把推开那虚掩的殿门,殿内顿时传出女子的惊呼之声,似那受惊的雀儿,在这殿中惊起一片慌乱。
轩辕昊阳正匆忙整理衣衫,尚未看清来人,便抬脚踹了过去,动作颇为慌乱。
青鸾躲避不及,捂着肚子跌坐在地,皱着眉头责怪道:“紫霄宫中都闹翻了天,殿下还有心思在此胡闹!”
轩辕昊阳听出青鸾的声音,赶忙将她扶起,脸上带着几分讨好的笑意:“原来是青鸾姑姑啊,本宫一时不察,还望姑姑恕罪。姑姑不在紫霄宫伺候母后,怎会来此?”
说话间,还不忘整理一下自己略显凌乱的衣装。
青鸾挑眉,眼中闪过一丝怒火,强忍着怒气应道:“殿下还来问我?我且问殿下,天后娘娘让殿下陪着西天宫的小殿下参观,殿下去了何处?”
轩辕昊阳一脸不悦,心中暗忖,定是那小丫头在母后面前告了自己的黑状,遂道:“姑姑,是那小丫头自己说喜欢清静,不喜人打扰,让本殿下回宫处理公务的!”
青鸾瞥了他一眼,心中暗道:别人不知也就罢了,还拿这等理由来搪塞我?面上却仍和颜悦色地劝道:“殿下有所不知,您刚一回宫,便被有心之人钻了空子。那住在昭华殿中的野种,也不知使了什么诡计,竟哄得西天宫的小殿下将他带到紫霄殿中,还上演了一出英雄救美的好戏。紫霄殿中都闹翻了天,帝尊方才封了那小畜生做文均真君了!”
轩辕昊阳听闻,脸上露出一抹诧异之色,未曾想到自己偷鸡不成反蚀把米,如今这结果,回头定会被天后狠狠训斥一番。
他心头顿时火起,嘴里却仍不甘心地说道:“管他什么真君,不过是中等仙君罢了,你们也莫要太在意了,本殿下如今可是九重天的武阳元君,凭他再怎么巧舌如簧、阴谋诡计,也越不过我去!”
须知九重天中的仙阶由低到高依次分为五等:仙君、星君、真君、元君、圣君,之后再依据自身仙力修为,判定是否可飞升为神,神阶又分为神君、神元君、神圣君、真神君、真神尊。
青鸾见状,赶忙劝道:“殿下慎言,若让天后娘娘听到,又少不了一顿训斥。殿下如今这般名望,可都是娘娘的一番苦心谋划所得。殿下还是勤加修炼,多多上进才是,莫为了这等风月之事,误了锦绣前程!”
轩辕昊阳却一脸不以为然,心中暗自想道:本殿下贵为九重天的大殿下,自然是美人和天下都要收入囊中。
青鸾见他这般毫无愧色,气冲冲地走到榻前,莲步生风,带着一股怒气。行至榻前,撩开纱幔,将那床上衣衫不整的美人一把甩到地上,怒骂道:“不要脸的小娼妇,每日不曾劝诫殿下上进,只一味地勾引,若再让本仙史瞧见你这等下流做派,仔细着你的皮!还不快滚。”
其声尖利,透着一股愤怒与鄙夷,在这殿中回荡,吓得那美人哭哭啼啼地跑出殿外,仿若受惊的兔子,仓皇而逃。
轩辕昊阳看着美人哭哭啼啼地跑出殿外,心中亦是一肚子火起,却对青鸾敢怒不敢言。只能眼睁睁地看着那美人离去。
待他重新梳洗完毕,再次步入紫霄殿中时,宴席已然接近尾声。
他厚着脸皮挪到明华面前,故意大声说道:“明华妹妹,你跑到哪里去了,让本殿好找啊!”
明华见状,配合着应道:“昊阳哥哥对不起,都怪我一时没留心,和你走散了,听闻藏经阁中经书众多,明华想借来一阅,没想到在那里碰到了灵均哥哥,灵均哥哥还救了我呢!”
轩辕昊阳阴阳怪气地说道:“数日不见,二弟长本事了,真是三日不见,刮目相看啊!”
天后见状,笑着打断他们:“小明华平日里喜爱看什么书呀?正巧,你昊阳哥哥也喜欢读书,这藏经阁没人比他再熟悉了,不若明日让他陪着你去看书吧,我再给你派些仙婢,照顾你的饮食起居可好?”
明华微笑着婉拒道:“多谢天后姨母,明日就有劳昊阳哥哥了,只是我喜欢清静,西天宫也只有红菱一个侍女,这几日她被我派去给故人送些礼物,想来这几日就可归来,就不劳烦天后姨母再派别的仙婢了!”
天后温柔地看着她,说道:“你这喜静的性子,和我那师妹真是如出一辙,这样也好,过两日我那小侄女也要来天宫做客,你们年龄相当,便一起做个玩伴吧!”
自百里倾瑶成为天后后,便不断打压其他神族。孔雀王为求自保,主动提议联姻,将自己的独女孔欣怡嫁给百里倾瑶的兄长百里晴空为妻,从此两族中多有联姻之事,至今已数万年有余。
天后口中的侄女,正是其兄长百里晴空的幼女,芳龄一万七千岁,其容貌酷似生母,真身又是凤尾篮羽孔雀,于是两族商议将这幼女取名“孔漪澜”,将来让其继承孔雀族长之位。
宴席结束之后,叶宸父女并肩走在天街上。
叶宸瞅了瞅自家闺女,和蔼地问道:“皎皎,真的是灵均那孩子救的你吗?”
明华如实相告道:“爹爹,女儿并未遇险,只是同情灵均哥哥的遭遇罢了。”
说罢,便将整件事情的前因后果和盘托出。
叶宸听闻,不禁无奈地叹了口气,说道:“数万年前的天宫,全非今日景象。原本,师妹还有两个孩儿的,长子昊天孔武有力,神力超群,次子昊琛博闻强记、处事周到,这二人全不似昊阳这般不知轻重。可惜他二人均在神魔大战中陨灭,师妹痛失爱子,性情大变,对那小儿子便溺爱了些。”
他微微蹙了蹙眉头,又怜惜地说道:“灵均那孩子的身世着实可怜,你一心护佑他,足见你心地善良、博施济众。今晚你做得也很好,既让他在众仙面前露了脸,也保全了九重天的威严,日后师妹若再想为难他,也要顾虑一下。只是这毕竟是九重天的家事,外人还是不要过多插手才是,如若真心帮扶他,还需暗地里相助才是,不然他羽翼未丰,眼红之人不定又使上什么下作之法暗害于他。”
“爹爹说的是,女儿记住了!”明华郑重点头,透着几分乖巧与听话。
父女俩一路有说有笑地朝着临近的太和殿和碧游宫走去。
九重天上,有一经阁名为藏经阁,另有三朝殿,分别是紫霄殿、碧霄殿、凌霄殿,还有五大神殿,分别是太和宫、凤仪宫、太极宫、碧游宫、逍遥宫。
当初祖神收徒的顺序是:叶宸为长,百里倾瑶其次,轩辕烨其三,林宛白其四,水暮渊最末,这五大神殿便是五行真神在天界的行宫。九重天宫另外还有四座中殿:朝阳宫、玉芙宫、明瑟宫、华音宫,且散落着七百多座大小宫殿,房屋九万余间。
按照规制,明华可以在四中殿挑一处喜欢的宫殿暂住,架不住天后娘娘热情款待,早早便将临近的太和宫和碧游宫命人整理出来给父女俩居住。
叶宸极力推辞,奈何天后盛情难却,“师兄,我们兄妹同门已快三十万年,这五座神殿,本就是我等的殿宇,至于这碧游宫,也是师妹的居所,如今让小明华暂住,也是全了一点故人的相思之谊,师兄就莫要推辞了。”
叶宸无奈,只得客随主便。
是夜,朝阳殿内红烛摇曳,那昏黄的烛火于微风拂过时,光影明灭不定,恰似这九重天中暗流涌动的局势,难以捉摸。
轻纱于榻前半遮半掩,隐隐透出榻上一对男女赤条条的身影,二人卧于鸳鸯锦被之中,缱绻旖旎之态尽显。
白柔姬依偎在轩辕昊阳的臂弯里,微微抬起螓首,美目流盼间透着关切之意,“殿下,今日可曾被天后责罚?”
轩辕昊阳嘴角勾起一抹似笑非笑的弧度,伸手轻轻捏了捏她那尖俏的下巴,眸中闪过一丝宠溺与无奈:“还不是被你这磨人的小妖精害的,母后可把我骂惨了,我正想着如何能让母后消气呢?”
白柔姬朝他臂弯里又挪了挪身子,美目眨动间,透着几分机灵劲儿:“殿下,我倒是有个主意,不知可行不可行?殿下可要听听?”
轩辕昊阳顿时来了兴致,嘴角上扬,眼中笑意更浓:“哦?你既有主意,便说来听听。”
白柔姬轻轻颔首,缓声道:“殿下还记得我的故乡招摇山吗?”
《八荒山海经》有载:鹊山之首曰招摇之山,临于西海之上,多桂,多金玉。有草焉,其状如韭而青华,其名曰祝余,食之不饥。
轩辕昊阳略一思忖,旋即点头应道:“自然记得,那里可是你我相识之地。”
白柔姬见状,美目之中光芒闪动,娓娓道来:“我的家乡招摇山,山上有成片的桂花林,随处可见的宝石,熠熠生辉。不仅有灵兽“狌狌”,还有祝余草,桂花林中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