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月31日,1月份最后一天,春节刚过,烟花爆竹的火药味仍然弥漫在空气中,月初的寒潮断断续续地带来了将近两周的降温,但经过气象部门严谨的观测后建议,这次居家由两周缩短至一周。一周后人们基本恢复了平日的作息,也让大家度过了一个相对安稳的春节。热闹喜庆的节日氛围短暂抚慰了国人持续一年的焦躁和恐慌,新春第一天国家发布的最新研究成果则让人们对新的一年和未来产生了希望和期待。
“吱吱,你家隔壁的小陈一家好久没见到了啊?”林栀从菜场买菜回家,在电梯里和楼下的赵奶奶聊着天。
“是的啊,赵姐他们一家回老家住去了,人多了住这边不方便。老家院子大,孩子也有地方玩。”
"也是,他们家孩子大了,这地方的确紧巴巴的,还不如回老家。新闻说有什么新材料要普及了,冬暖夏凉,不用担心停水停电,住老家更舒坦。那你们隔壁现在住人了吗?"
"住了,是几个年轻人,在社区上班,住这边方便。"
"那是方便,就对面,这也好,我们楼有事也方便,挺好。吱吱,我先下了啊,诶?你家升升呢?”
“家里和我爸妈一起玩呢。”
“哦,哦,走了啊,回头再聊。”赵奶奶摆摆手下了电梯。
“恩,回见。"林栀也挥挥手,随即按下了关门键。
没一会,电梯便到了林栀家楼层,电梯门刚向两边划开,一个年轻的女性便迎上前来接过她手中的购物袋:“吱吱,你回来啦,社区陈虹主任过来了,在你家等你呢。”
“好的,我知道了,谢谢你啊,淼淼,我自己拿也行的。”但林栀推脱不过,只好再次把手里的东西递给孙淼。做邻居快一个月了,她已经从最开始的尴尬不好意思进化到现在习以为常,不禁心下感叹由俭入奢易。
陈淼、徐徐和许进三人便是陈局长所说的照看她和升升的工作人员,陈淼和徐徐是飒爽的女性,徐进是一位干练的男性,接触过程中可以看出他们做什么事都游刃有余,能力卓绝,虽然觉得有点大材小用,但是也并没有对专业人员做出的安排提出异议,主打一个配合工作。
“不客气啦,吱吱,这是我们的工作,东西我带回去给你收拾好,你快进去吧。”陈淼笑着回应,伸头观察了下电梯,又例行检查了下楼梯间,看着林栀走进家门,便拎着东西回到林栀隔壁1603。没一会一个打扮休闲的男性从电梯门出来,拉开虚掩的大门走进1603。
“许哥,回来了,一路上没事吧?”门内隐约传来陈淼的声音。
“没事,和往常一样,电梯监控正常吧?”
"一切正常。"
“那行,你专心看监控,我来收拾,一会和今天配送过来的物资一起给林栀送过去。”
“好,那你来吧。”
隔壁1604,听见开门的声音,在客厅和陈香玲聊天的陈虹站起身走到门口,笑着说道:“吱吱回来啦,今天又来打扰了。”
林栀一边换鞋,一边应着:“陈姐你坐,我一会就换好了。哪里打扰了,你这是正经工作啊。不用客气,就是平时没事也随时欢迎你过来玩。"
“那我就不客气了,哈哈,”陈虹拉着换好鞋的林栀到沙发上坐下,“这次来呢,是院里又研究出了多肉的一些特性,让我来和你说一下。你先喝点热的,外面还是挺冷。”
林栀端起茶几上自己的保温杯喝了一大口,里面是陈淼三人做的健康版热奶茶,味道超级好,她满足地呼出一口气,“还是喝口热的舒服,陈姐,你说。”
“经过将近一个月的研究,现在基本已经确定了几点。一个是新多肉的培育。有空间的多肉培育出来的多肉天然具备空间,但是我们科研人员自己栽种的多肉,空间面积是倍数递减的,以100平米空间多肉为种苗培育出的多肉空间是50平米,以10平米空间多肉为种苗则是5平米,并且不会随着生长时间而扩大面积,而且二代多肉培育后无法生出空间。但这也有一个好处就是可以没有后顾之忧地快速且大量培育。目前已经设置了专门的培育基地进行大批量种植,经过农科院开发,预计在五一之前就可以面向全国发放,初步确定是将多肉叶片琥珀化以小型饰品的样式制作。届时群众可以凭借自己的信用等级兑换相应大小的空间并与自己的身份卡绑定使用。陈虹喝了一口茶水,继续道:"另一种是由你爸妈进行培育,这种多肉的空间则呈倍数增长。比如以100平米空间多肉为种苗培育出节的多肉最小的空间是200平米,随后会随着成长时间缓慢扩大。并且并不需要他们一直亲手栽培,只需要照顾到发芽,后续可以交给专门的农业人员照顾,效率相对比较低,但是潜力巨大。”
林栀和陈香玲相视一笑:“都挺好的,都很有用啊。”
陈虹笑的也很开心:“是啊,可太有用了。第二点就是空间的基本特性,有些与我们关系不大,我就不多说了,就说基础的几个特点:无重力,可塑形,时间流逝极为缓慢。我们如果可以充分利用这几点特性,那我们的生活便捷的可不是一点半点。据说届时兑换空间会附赠一个说明书,手把手教大家如何高效利用空间让自己的生活过的更加舒适。”
“这个我知道,我们一家都已经有了,也有人教我们怎么更加高效利用空间。”陈香玲指着自己的手镯对陈虹说着:“我们老家的东西基本都已经放进空间里面了,现在再也不用担心吃的东西保存不当会浪费掉。这吃的穿的用的都随身带着了,也就不用老是担心什么突发事件来不及收拾,一夜之间一无所有。这心里啊,踏实多了。”陈香玲说着满脸笑意。
"是的呢,我家的东西基本上也收拾起来的,放外面的也就一些日常需要用的,回头如果紧急情况收拾起来也就分分钟的事情,这不用整天提心吊胆的日子心里特别踏实。"
"对啊,这东西对我们这些基层工作人员的帮助也特别大,运输的便捷程度简直是一个天一个地,也极大的减少了物资的损耗和浪费。要知道很多东西都是保存不当或者突发情况没办法转移硬生生浪费了,那真是心痛的滴血啊。”陈虹感叹,“这次准备五一普及还有一点就是准备在每个空间里面配备一些基础生存必备物资,提高百姓遇到突发天灾的生存几率,也算是另外一种藏富于民了。”
陈虹喝着茶水,平复了下心情:“关于多肉如果有其他你们还想了解的可以问我,也可以问那几个小年轻。”
林栀和陈香玲同时摇了摇头:“我们知道这些就行了,既然已经上交了,这就是国家的东西,我们不需要知道太多,只要配合工作就行。”
陈虹心下感慨,也就是他们这种心态才能稳坐暴风中心保平安,即使是她这个边缘人物都能感受到那神奇的空间在国家各个层级部门搅动的巨大风暴,也就这一家子能安安稳稳平平常常地过日子,这也是上层观察一段时间之后产生的一种默契。自己也托他们一家的福,成为配备多肉空间最早的一批人,现在也的确如她们所说,心下踏实安稳,工作都有劲头了。
“那行,这也不早了,我就先回去,手里头还有不少工作,有什么事情及时和我沟通,我的手机24小时都是开着的。”陈虹站起身准备离开。
"好的,陈姐,你忙。”林栀和陈香玲将陈虹送到门口,正好遇到送东西过来的陈淼。
“陈姐,你回去啦?”
“嗯,我这就回去了,这是准备做饭了?”陈虹一边穿鞋,-一边和陈淼打招呼。
“对,我们刚把菜收拾好,还有一些发下来的物资一起送过来。那您慢走。”陈淼帮忙按下电梯。
“好的好的,你们忙,别送了。”陈虹说着关上电梯门下去了。
目送陈虹离开,陈淼将一盒子东西递给林栀查看:“吱吱,陈姨,今天需要我们帮忙做饭吗?”
“不用不用,今天我爸妈都来了,他们做饭,你们三人一起过来吃饭啊。”林栀招呼道。
“我们有工作餐的,徐徐已经下去拿去了,一会就回来。那你们忙,我就不打扰了,有需要招呼一声就行。”陈淼也不啰嗦,把手里的东西放在门口置物架上就准备帮忙关门。
“好的好的,你们吃饭吧,回见。”
门关上后,陈香玲和林栀两人拿起置物架上的东西往厨房走。“这几个孩子也太客气了。”陈香玲免不了嘟囔两句。
“这样也好,他们好工作,我们也自在。”林栀劝了声。
“我也不是有意见,他们一天到晓守着也辛苦。”
“他们有组织关心的,我们只要安安心心生活不生事,就是对他们最好的配合了。”
“知道了知道了,今天你想吃什么?让你爸多做些放着,现在也不怕过期了。”
“升升想吃鸡,我早上去买了两只,看着就好吃,我们全部做了,你们带一半回家晚上吃。"
"我们带什么,家里一大堆吃的,你和升升留着慢慢吃。就你那手艺,多亏了升升一点不挑食。"
两人一边做着准备工作,一边慢慢地聊着天,是天灾频发后少有的岁月静好。
“对了,你家现在没植物了吧?他们把除了多肉之外的其他盒栽还回来了,你爸又移栽了两课小的带过来给升升玩。这农科院的营养液就是不一般,这才一个礼拜吧,就活了,精神着呢。”
“好啊,正好升升这两天在问小多肉了,他看见这个新的小盆栽又该开心的不得了。"林栀的声音轻快极了,"是什么盒栽?”
“应该是什么花吧,可能是月季,我也没仔细看。”
“要是能开花就好了,升升更高兴。希望它活久一点。”
陈香玲自了林栀一眼,“你看住自己的手别浇水就行。眼看着天暖和了,我和你爸会来的多些,放着我们浇。”
“行行行,我不碰,绝对不浇水。”林栀就差举起手发誓了。“你哪次不是这么说。"陈香玲不太相信她,"好了,东西收拾好了,叫你爸来做饭吧,我们去陪升升玩。"
“走走走,升升昨晚上刚听了个新故事,今天一直抓人讲,老爸估计快被磨死了,我们去换岗。”
“老林,来做饭。”陈香玲一边擦手一边喊人。
“来了来了,你们来陪升升。升升给外婆讲故事吧,外婆都没听过呢。"林建国赶忙从书房探出头来,一脸期待地看着陈香玲。
“你们父女俩一个德行。”陈香玲嘀咕了一句,便笑着进书房陪孙子去了。留下父女俩对视一眼偷笑。